构建学分银行体系 探索教育评价改革新路径 ——安徽省2021年教育评价改革优秀案例

2023-03-21 09:16:35.0            2742


继续教育网络园区工作简报

2022年第9期   总第32期

安徽继续教育网络园区管理中心         2022年8月26日

  

  【编者按】为深入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的《深化新时代教育评价改革总体方案》及《安徽省深化新时代教育评价改革实施方案》,及时总结、宣传、推广各地各校教育评价改革成功经验,安徽省教育厅组织开展了2021年度教育评价改革优秀案例评选工作,并于近日公布了结果。各地各校共遴选推荐相关案例118个,后经专家评审、省级复核,最终共有34个案例入选教育评价改革优秀案例,其中包括由安徽开放大学、安徽省终身教育学分银行推荐报送的“构建学分银行体系 探索教育评价改革新路径”。


  安徽省终身教育学分银行于2020年12月获批成立,其管理中心设在安徽开放大学,负责具体的建设、管理、运行等工作,不断为教育评价改革探索新路径,目前已颇有成效。安徽省终身教育学分银行将再接再厉,坚持在省教育厅的领导下,持续攻坚克难,进一步加强试点探索力度,统筹资源合力攻坚,加快形成一批标志性成果,努力成为安徽深化新时代教育评价改革的生动实践。现以园区简报的形式将此优秀案例全文摘录如下。


  党的十九大明确指出要“办好继续教育,加快建设学习型社会,大力提高国民素质”。2020年10月中共中央 国务院印发《深化新时代教育评价改革总体方案》,文中提到“探索建立学分银行制度,推动多种形式学习成果的认定、积累和转换,实现不同类型教育、学历与非学历教育、校内与校外教育之间互通衔接,畅通终身学习和人才成长渠道。”


  学分银行建设是落实党和国家构建服务全民终身学习教育体系的重要举措,更是全面建设新阶段美好社会的战略需要。2021年,加快推进安徽省终身教育学分银行建设列入安徽省政府年度重点工作之一。为扎实推进该项工作,根据《安徽省教育厅关于成立安徽省终身教育学分银行的通知》(皖教高〔2020〕8号)、《安徽省教育厅关于印发安徽省终身教育学分银行服务体系建设方案的通知》(皖教秘高〔2021〕159号)等文件精神,由安徽开放大学负责建设,与安徽继续教育网络园区统筹推进,搭建平台优化流程,构建学分银行服务体系,强化学分银行建设工作有序开展和建设成果的应用推广,为教育评价改革探索新路径,更好地服务安徽乃至长三角地区全民终身学习。


  一、推进学分银行平台建设、优化学习成果认证与转换流程,为教育评价改革提供信息化支撑


  学分银行平台自2019年开始研发,主要由门户网站、管理系统、各类信息库和数据处理信息系统四大模块组成,目前已完成学分银行平台首页、用户注册、专业标准库、标准课程库和学习成果存入部分功能的建设。学分银行平台实行体系化管理,由管理中心,高校认证服务中心、分中心,市认证服务中心、分中心和用户四类角色组成。用户通过“一次申请,两轮审核”的方式可完成注册、存入和认定流程。


  学分银行探索构建标准课程库,以课程为桥梁将各种学习成果进行有效衔接。不同专业的相同课程可认定为学分银行标准学分,各种职业证书也可以与标准课程库证书匹配并进行相关课程的认定。目前已完成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前教育、行政管理、会计学等八个本专科专业的标准课程库的建设。平台可认定课程124门,证书64类。并建立10100多个人账户、存入各类学习成果7400多条。学分银行平台结构体系设计清晰,为推进学习成果认定与转换提供平台支撑与专业服务,将学习成果的科学认定与实质转换纳入教育评价大范畴,实现学习成果的最大利用,有助于激励全民学习、终身学习。


  二、依托网络园区、高校联盟研究探索建章立制,为学习成果认定转换实现科学评价提供规范保障


  安徽省终身教育学分银行充分依托安徽继续教育网络园区及联盟,设立安徽高校继续教育合作联盟学分银行建设专门委员会,联合省内各高校加强对学分银行运行机制及制度研究,持续推进学分银行建设。制定《安徽高校继续教育合作联盟学分银行建设专门委员会建设方案》,为学分银行服务体系建设等提供理论指导与制度设计。


  先后制定了《安徽省终身教育学分银行建设方案》、《安徽省终身教育学分银行十四五规划》、《安徽省终身教育学分银行学习成果存入和学分认定办法》(讨论稿)、《安徽开放大学高等学历继续教育学位英语学习成果存储认定与转换实施细则(试行)》、高等教育自学考试本专科层次与学历继续教育本科衔接学分成果认定和转换实施方案(讨论稿)等多项制度,并协助教育厅正式印发《安徽省终身教育学分银行服务体系建设方案》。规章制度的制定为学分银行建设、学习成果认定转换评价提供理论依据与制度规范。


  三、推进学分银行服务体系构建,建立学习成果认定转换提供评价服务的实体组织系统


  2021年12月3日,安徽省教育厅印发《安徽省终身教育学分银行服务体系建设方案》。《方案》提出,力争到2025年,建设覆盖全省高校、城乡的学分银行服务体系,实现全体系规范运转。分步骤在全省设立学习成果认证服务中心、分中心和受理点,计划 2022年底前在30所高校、8个设区的市设立认证中心并启动工作;截至当前,安徽大学、安徽医科大学、安徽财经大学、安徽建筑大学、滁州学院等12所高校和滁州、黄山、铜陵等3市共计15家单位已提交学分银行认证服务中心备案表,积极参与学习成果认证中心建设工作。


  四、积极拓宽学习成果认证评价渠道,稳步推进各类学习成果认证转换实践


  (一)依托安徽继续教育网络园区,推进高等学历继续教育课程互选、学习成果及评价互认


  2013年,安徽省教育厅、财政厅实施高等教育振兴计划,推进高等教育综合改革,启动“成人高等教育远程化教学模式改革与信息化建设”项目,依托安徽开放大学开发安徽继续教育在线平台,建设安徽继续教育网络园区(以下简称园区),深度融合教育教学与信息技术,改革创新继续教育教学模式,助力构建服务全民终身学习的教育体系。


  目前,园区入驻高校及教育机构110多所,累计注册学习者83万余人,资源总量50万多条,其中视频资源36万多讲,上线课程13000多门,学习者提交在线作业1900多万份,视频学习时长5200多万小时,总访问量超过4.4亿。高校间实现8000多门课程学习成果及评价的互认,涉及近100万人次。如图1所示。



图1 园区平台数据统计图


  (二)依托高校联盟推进学位外语等课程学习成果存储、认定与转换,打开教育评价改革实践应用突破口


  由园区发起,先后于2018年成立安徽继续教育公共英语联盟、2020年成立安徽高校继续教育合作联盟,联盟秘书处设在园区管理中心、学分银行管理中心。


  一是制定《安徽继续教育公共英语联盟学位外语学习成果存储、认定与转换实施方案(试行)》,依托联盟实施学位外语学习成果存储、认证与转换,有利于建立以课程为单位的学习成果认证转换机制,以点促面,推动学分银行建设工作落到实处。截至2021年底,依托园区平台先后为联盟高校组织7次高等学历继续教育学位外语网考,累计参加考生数超过8万人(如图2),已有2万余人通过学位外语考试获得合格证书。学位外语网考合格证书及课程学习证书将依据实施方案自动存入学分银行。



图2 学位外语网考人数变化图


  二是高校联盟组织28所本专科高校开展《高等学历继续教育学习指南》课程共建工作,包括修订各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共建在线课程资源、编制出版配套教材等,并将课程学习成果及成绩将纳入学分银行管理。2022年3月课程在安徽继续教育在线平台上线,已有4.5万名学生选学。


  (三)联合长三角地区开放教育学分银行,推进高等学历继续教育本专科专业学习成果认定转换评价标准在更大范围应用


  在长三角地区开放教育学分银行管理委员会指导下,积极参与长三角地区学分银行建设与交流工作。与复旦大学、上海开放大学、江苏开放大学、浙江开放大学一起共同承担 “科技创新行动计划”长三角科技联合攻关项目建设。已参与完成长三角地区开放教育学分银行计算机应用技术、大数据与会计、行政管理、财务管理等八个本专科专业学习成果认定转换标准体系建设。


  (四)创新“技工院校-学分银行-高等院校”合作和教育评价联动机制,畅通技工院校课程学习成果认证转换评价通道


  首批启动三个专业学习成果认定与转换工作,发挥学分银行桥梁作用,探索改革技工院校课程学习成果认证评价新途径。安徽高校继续教育合作联盟召开学分银行建设专门委员会专项工作会议。探索“学分银行+”高校、“学分银行+”技工院校合作模式,建立“高等院校-学分银行-技工院校”联席会议和互动机制。制定了《高等学历继续教育大数据与会计专科专业学习成果认定与转换实施方案(试行)》、《高等学历继续教育旅游管理专科专业学习成果认定与转换实施方案(试行)》和《高等学历继续教育机电一体化技术专科专业学习成果认定与转换实施方案(试行)》。

指导:省教育厅高教处    
编发:园区管理中心